I have a dream!
像川普這樣的人都能當上美國總統(tǒng),那么以我之優(yōu)秀,只要有機會跟他競爭,我覺得我一定能贏。
所以我真的有一個夢想,就是和川普競選美國總統(tǒng)。
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缺少很多環(huán)節(jié)。
比方說,[必須有美國公民的身份],而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以最簡便的方法——100萬美元移民到美國,也只是拿個綠卡而已,之后可能還要經(jīng)歷若干時間的考察。
所以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至少要先分解成——拿到美國綠卡、繼續(xù)在美國表現(xiàn)轉為美國公民、最后籌集資金參加競選,這三個小目標。
而第一個小目標,[100萬美元投資移民成為美國綠卡身份],就是當下我需要去做實驗的部分。
當然,你知道我說這樣一件事情不是在真的想說這件事情,而是在說,如果我想把某個品牌打造成領導者,像可口可樂那樣的品牌,又或者我想把我的公司打造成像輝瑞那樣的研發(fā)型公司,當我定了這樣偉大的目標的時候,其實我首先要學會的是分解目標,先要找到我當下能做的那個小目標。
比方說,100萬美元移民到美國,然后看,要達成這樣一個目標,我需要做一些什么樣的實驗?
如果把我第一個目標達成,和后面的兩個目標的達成關聯(lián)在一起的時候,我又要做一些什么樣的實驗呢?
現(xiàn)在有很多的同學想通過數(shù)字化的平臺,把自己的產品做成了一個網(wǎng)紅品牌,比方說能向上千萬有一定的知名度,甚至還有一定的緊密關聯(lián)的私域消費者銷售;或者在一些專有的線上渠道或者線下渠道,成為這一個品類的領導者等等。
每個人都會有遠大的目標,這些同學們如何擺脫當前的“小”的狀態(tài)走向更加偉大的未來,我也不知道。
很顯然,當我們說我們要做一個品牌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想到是把我們的品牌做到消費者的心中去。這當然沒問題,我們也覺得,像可口可樂或者愛馬仕這樣的品牌是活在消費者的心中的。
那么除了活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之外,還有沒有更出奇一點的目標呢?
比如說,活在消費者的嘴上,短暫的活在消費者的嘴上。
又或者活在消費者的手上,活在消費者的行動中。
類似于現(xiàn)在這些初級的網(wǎng)紅品牌,或者是某些渠道的品牌,它其實已經(jīng)有一部分消費者在購買它了,只是購買的人還不夠多而已。
當你立下了一個成為偉大品牌的志向的時候,我們應該把這個目標怎么樣做分解呢?
如果分解成活在手上、活在嘴上、活在心中這三個目標之后,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實驗呢?
我們應該去看一看他們各自對于我的生意的影響會怎樣。
比如,這三個目標各自對于我這一波預算的使用會帶來什么樣的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
對于一些年輕的品牌而言,忠實的消費者、特殊的渠道、區(qū)域中忠實的消費者,是他們最寶貴的資源。
比方說某個品牌在唯品會是領導者、某個品牌在在河北省是領導者,當這些品牌想走出唯品會、走出河北省的時候,能怎樣用好固有的忠實消費者的影響力,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夠分享關于品牌的好的口碑呢?
現(xiàn)在假設這些品牌要去抖音上進行推廣,但又找不到抖音上誰是唯品會的忠實消費者,或者誰是河北的忠實消費者,那么又該怎么辦?這個時候,其實品牌要找的就是相關性。
補充一下,這里是一種假設情況,因為在抖音上要找到河北的消費者可能是可以實現(xiàn)的,找到唯品會的消費者可能也是可以實現(xiàn)的,數(shù)字平臺有它的特殊性。那我們先假設,如果實現(xiàn)不了的話,那么又該怎么辦?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理解相關性這個概念。
在這里先引入一個叫做領導性觸達的品牌公式:
領導性觸達=內容×媒體相關性×到達率×頻次。
現(xiàn)在我們去理解一下,對于曾經(jīng)用過你的產品的消費者,假設你跟他你去傳播一個和產品相關的品牌內容,比方說你的產品,吃了以后特別容易讓人睡覺;當你說“吃了這個產品,隨時隨地都能睡過去”,對于用過你這個產品的人和沒用過你這個產品的人,在抖音上同樣看到了這條內容,感覺會一樣嗎?
沒錯,用過你產品的人肯定會更加的敏感,這其實就是相關性的一種體現(xiàn)。
換句話說,對于沒有用過你產品的人,你也許要跟他說三遍,他才會注意到你。
但對于用過你產品的人,你只要說一遍,他就會注意到了,這就是因為敏感性而帶來的相關性的力量。雖然統(tǒng)稱媒體相關性,但在我們剛剛說的這個例子當中,就是一個人群的相關性。
換句話說,假如你要定一個目標,是要針對用過你產品的人,讓他們宣傳你的產品的口碑,那么你去做這樣的營銷規(guī)劃的時候,他會天然會對你敏感。但關鍵的是,你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內容,能夠打動他,讓他愿意進行口碑分享。
這可能就是一個消費者洞察的任務了,而不是說,你說很多遍他就會分享。
事實上,我們應該反過來想,消費者自發(fā)的分享,幫助他獲得了什么實質性的需求?比方說身份認同、價值認同等等。
就像很多公益的事件,大家會分享原因在于分享本身對我這樣一個分享者來說是有價值的,如此而已。
這個例子是說,我們在分解目標的時候先不用考慮具體執(zhí)行會碰到什么樣的困難,而是要大膽的去對目標進行分解?;蛘哒f,把各種可能的目標分解的方式都找出來。
因為我們只有分解了目標以后,才有可能去做實驗。
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當目標太大、太長遠的時候,永遠不會有那么多的資源、時間來完成它。
而在當下,1~3個月的時間內,有限的資源當中,我們只能去拆解出一個小的目標去完成,并根據(jù)實際完成的反饋結果去思考,怎么樣組合有可能幫助品牌從今天這樣一個弱勢的地位出發(fā),形成一個走向偉大目標的藍圖。
畢竟在不斷的實踐的過程當中繼續(xù)進行實踐,會獲得更多的新的思路。有的時候,時間會改變我們對目標的認知,有可能會讓我們從當一個美國總統(tǒng)轉變成當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但誰說當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不比當一個美國總統(tǒng)更難呢?
在工作中,必須依靠一個小模型——目標、藍圖、具體的操作,這樣一個三層的結構,否則很容易把當下能做的操作當成了唯一的我們能做的事情,從而失去了用長遠的目標來指引我們培養(yǎng)能力的路徑。
做實驗,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斷創(chuàng)新的機會。
當我們真的確定了目標,并且能把目標分解后,其實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問自己這樣三句話:
第一,我為什么要做當下我想做的這件事呢?
第二,我做這件事情有什么樣的目標呢?
第三,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還有其他的做法嗎?
只有我們善用目標,和分解目標,以及做實驗,這樣一整套組合拳之后,我們才能真正的成為時間的朋友。
在時間的持續(xù)的流動當中持續(xù)成長,最后成功打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